<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登录个人中心

        粤宁两地人社部门签订协作协议 从7个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发布日期:2023-02-09

        2月8日,粤宁两地人社合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双方就全方位深化人社工作协作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协作协议,从深化高端人才智力、人力资源供需、技能人才培养、劳务协作等7个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粤宁两地人社签订协议深化交流合作

          根据协议内容,在深化高端人才智力交流合作方面,两地加强高层次人才交流引进合作,常态化组织高层次人才、专家学者,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研讨、交流、合作。宁夏每年适时组织企事业单位到广东高校、人力资源市场开展高层次人才招才引智活动。广东省每年组织专家来宁夏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和重点产业发展等活动,双方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讨、科技攻关,促进两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项目合作。

          在深化人力资源供需交流合作方面,两地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专家交流指导,结对共建发展。依托广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优势资源,宁夏每年遴选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赴广东开展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2批,每批培训50人。广东省每年派出人力资源服务业专家团,来宁夏现场指导、把脉,促进宁夏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发展。两地各选择发展前景好、品牌影响力强的1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结成帮扶对子,共同发展。

          

        粤宁两地人社签订协议深化交流合作

          在深化技能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方面,两地建立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合作培养和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联动协作机制。宁夏每年选派50名左右“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高技能人才到广东技工院校及其校企合作企业访学研修或短期交流。广东指导、帮助宁夏技工院校开展“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与“一体化”师资培育。

          在深化“粤宁社保通”合作建设方面,两地推进社保经办服务通,积极适应劳动力流动性,逐步推进社保经办服务跨省办理,优化社会保险关系跨省转移、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等方面服务效能,加强个人账户联合管理和异地务工人员权益保障。推进共享共用数据通,积极适应就业多样化趋势,提高社会保障精准化水平。推进基金安全风控通,积极适应社会保障跨省联动需求,研究建立跨省要情联查、社保案件联办制度,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领取社保待遇行为。

          在深化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交流合作方面,两地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跟岗研修,拓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项目合作。宁夏每年选派青年拔尖人才和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广东相关对口专业部门跟岗研修3—12个月。广东每年举办国家高级研修项目或省内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培训名额可适当向宁夏予以倾斜。

        粤宁两地人社开展座谈交流

          在深化两地劳务协作方面,两地通过加大劳务协作力度,建立订单培训、定向输送、权益保障协同机制,加强劳动用工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劳务协作帮扶,将在粤务工的宁夏籍脱贫劳动力全部纳入广东公共就业服务对象范围,对暂时失业的及时提供稳岗转岗服务,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加强后续跟踪服务,鼓励广东企业招用宁夏籍员工,在用工集中的企业建立劳务基地,为宁夏籍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协助岗前培训、维权保障、跟踪服务。

          在深化人社系统内部合作方面,建立两地互帮互学互观互培机制,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人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互派人员进行跟班学习、挂职锻炼,提高人社工作质效。建立两地信息化建设协同机制,实现两地人社数据共享、业务协同。